淮北海容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News Center
發(fā)布時間:2013-06-03
瀏覽次數:0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再次對中國潛在的債務風險表示關注,IMF第一副總裁戴維·利普頓表示,如果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包括在內,中國地方政府債務估計已增加到GDP的近50%,而2012年這樣的比例在10%左右。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中國政府債務規(guī)模到底有多大的討論成為國內外的焦點話題。幾個月前,巴克萊集團甚至發(fā)布報告認為中國政府的總負債占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7%,激發(fā)了大討論。這一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中國政府債務占GDP比例激增至50%,一年之內增長40個百分點。地方債的嚴峻形勢再次“激起千層浪”。
那么,中國政府債務規(guī)模到底有多大?目前還沒有準確的數據。來自審計署資料顯示,未來三年我國將有超過35%的地方性債務到期,其中2012年、2013年到期的額度分別約為1.8萬億元和1.2萬億元,合計占2010年底債務余額的28%左右。與此同時,包括惠譽、穆迪等國際評級機構,則以“中國經濟轉型可能面臨波動以及不斷積聚的地方債務風險”為理由,先后下調了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和展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同時指出,中國目前經濟增長已變得過于依賴投資的持續(xù)擴張,其中主要是房地產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投資。調查發(fā)現(xiàn),80%被調查的城市稱會以銷售土地來償付債務,而由于地方政府與企業(yè)之間往往界限模糊,以財政目的進行的融資平臺貸款數量以及它對于政府負債的潛在影響很難估計。中期來看,特別是在快速城鎮(zhèn)化、相關支付需求上升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將是財政風險的重要來源。
IMF數據比較合理
面對這些龐大的數字和聽起來令人緊張的報告,我們關心的是,目前我國地方債形勢究竟如何?風險又將如何防范?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財經專欄作家葉檀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到的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已經占到GDP的50%,這一數據還是比較合理的。
葉檀:到現(xiàn)在為止,由于統(tǒng)計口徑不一樣,地方債務所占GDP的比例有很大的區(qū)別,有的說是20%,有的說是50%。有一些投行認為甚至高達70%到90%之間,這是非常高的比例,預示著債務危機的爆發(fā)有可能一觸即發(fā)。2010年底有一個統(tǒng)計口徑,當時審計署認為地方債在11萬億左右,現(xiàn)在這個數據獲得了廣泛認可,但是當時有兩個沒有統(tǒng)計進去,就是縣級以下的鄉(xiāng)村平臺,如果統(tǒng)計進去,還會更高。整體而言,這個平臺的數據不容樂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跟我國財政部正在推行的地方資產負債表相比,還是比較吻合的。
地方政府承擔了固定資產的主要投資者角色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在數據的增加速度。這一數據在2012年才是10%,葉檀認為,導致地方債務劇增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承擔了固定資產的主要投資者角色。
葉檀:這個增速是非常驚人的,說明,第一地方債增長非???,第二地方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非常快,第三原來隱藏在水面下的一些隱形負債已經暴露出來。增速過快的原因,第一是地方固定資產投資在城鎮(zhèn)化的建設過程中,固定資產投資比較快;第二是以前隱藏在水面下的地方負債已經顯露出來;第三是我國地方債的統(tǒng)計口徑有可能擴大。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現(xiàn)在承擔了固定資產的主要投資者角色,所以大規(guī)模深入到市場經濟的內部,它成為我們經濟生活中的主導,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跡象,說明我們的經濟主要由地方政府拉動,而不是由其他市場主體拉動。
地方債務風險非常大
談到地方債問題大家可能會有一個想法,因為我們有央行,最極端的時候可以印鈔。葉檀表示,地方債之所以會遭到國際社會這么多人關注,因為它的風險確實非常大。
葉檀:以前國際社會關注影子銀行,現(xiàn)在關注地方債,其實是同一樣東西——背后不可預測的債務風險的問題。很多人說可以通過印鈔解決債務危機的問題,這個當然可以,但是印鈔會引起社會劇烈動蕩,這是一種惡性的通貨膨脹。而且印鈔改變不了經濟發(fā)展方式和經濟結構。
地方債之所以引起關注,第一是地方債以前比較隱蔽,統(tǒng)計口徑不統(tǒng)一,我們最怕的風險并不是公開的透明風險,而是不透明的不可預測的風險,地方債就屬于這種。第二是在地方債發(fā)生的大規(guī)模錯配,根據報告顯示,80%地方債的償跟地方房地產有關系的,一旦房地產下行,地方債就會崩盤,所以房地產已經綁定了地方債,綁定了債務危機。第三,如果地方債繼續(xù)上升,而地方經濟不上升,就會出現(xiàn)效率下降的問題,資產價格就沒有辦法上升,地方政府就沒有辦法用不值錢的資產償還這筆貸款,最后還是由所有的納稅人承擔。所以從這三方面來說,未來地方債的風險確實非常大。
地方債須統(tǒng)一口徑 公開透明
葉檀表示,打破這三個惡性循環(huán),首先就要地方債統(tǒng)一口徑、公開透明。
葉檀:三個惡性循環(huán)是一個封閉的循環(huán),我們必須把封閉的環(huán)打破。首先,地方債要統(tǒng)一口徑,要公開和透明。現(xiàn)在的地方債不允許地方負債,事實上地方負債又非常多,所以應該透明之后允許某些地方公開試點發(fā)債。第二,逐漸減少地方政府作為經濟主體深入市場的比例,地方政府欠債應該是地方的固定資產工程,越少越好。第三,通過地方政府未來經濟的發(fā)展,使得地方資產、固定資產更加值錢,漸償還債務。
在穩(wěn)定中逐漸減低地方財政和房地產的依賴性
有一個最大的難題,現(xiàn)在很多地方只有一個產業(yè)賺錢,那就是房地產業(yè)。在沒有人才儲備、沒有資源和技術優(yōu)勢的情況下,地方怎么能夠改變這樣的局面值得深思。葉檀表示,目前房地產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中之重,首先要維持穩(wěn)定,在穩(wěn)定中降低地方財政和房地產的依賴性,實現(xiàn)經濟軟著陸。
葉檀:房地產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中之重,地方債依靠的是房地產,資產升值主要還是房地產。如果是房地產上升,那么地方債務的風險會緩解;如果房地產的資產不值錢,債務危機就會馬上崩潰。所以現(xiàn)在很多人認為要把房地產打壓下去,我認為首先要維持穩(wěn)定,然后在維持穩(wěn)定的過程當中,逐漸讓地方政府退出市場項目,讓負債逐漸減少,把地方財政跟房地產之間的依賴性降低,到最后實現(xiàn)軟著陸。如果現(xiàn)在馬上把房地產的資產價格降到低點,我們的經濟一定會硬著陸,地方債務的風險也沒有辦法解決。
中國廣播網
Copyright (C) 2024 淮北海容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